吉林大学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99年,先后争取到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211”工程、“985”工程、中央财政修购项目和学校配套经费等支持。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4500平方米,仪器设备3170台,总价值3791万元。实践教学人员68人,开出实践课程28门。目前,中心已有国家精品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项。
一直以来,中心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为目的,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在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培养、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创新,逐步建成“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开放运行、自主研学、不断创新、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人才创造优越环境。
特色:一是创建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动态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搭建实验、实训、实习和创新实验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立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实验教学方法,协调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增强了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竞争能力。二是建立了有利于事业和个人共同发展的实验教师队伍聘任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吸引高水平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工作的机制,形成教师由不愿参加、到主动参加、再到竞争参加实验教学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教师通过择优选聘在编人员、返聘和招聘优秀人才组成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实验技术队伍,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建立了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示范中心管理模式。通过实验室全方位24小时开放,采用“精、细、实”与现代信息化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实验教学全过程的立体化管理,为示范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心建设以来,主编出版实验教材15部、实验教改专著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0篇(CSSCI索引11篇),获各类教学改革奖励与荣誉158项(其中,国家级21项、省级75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本科生承担创新实验项目566项(其中,国家级99项),发表研究论文190篇(其中SCI索引45篇、EI索引21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55项(获授权35项),获创新奖44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38项)。 中心主任滕利荣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第三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和优秀教师奖、教学名师等荣誉。中心是全国生物与食品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组长单位;先后承办4次全国性相关会议和研修班,共600余人次参加,20余次在全国性相关会议上介绍经验;为吉林省49个示范中心和全国部分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咨询与指导;举办学科竞赛和创新竞赛5届,2000多人参加。
中心成立至今,先后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王刚和时任教育部领导周济、袁贵仁、周远清、吴启迪、杜玉波、张尧学、杨志坚、孙丽为、李平、李津石,时任团中央领导周强、贺军科、卢雍政、陆昊及省市等各级领导前来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后评价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四点:第一,整合学校资源,实现资源真正共享;第二,实验室开放,扩大了受益面;第三,除必修实验外,还有选修和创新实验;第四,除了基础实验外,还有实训实验。这四个环节非常重要,你们做得很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你们的实验教学工作在全国高校是最规范的,是精品,要向全国推广。”中心日益受到国内外的瞩目,已迎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朝鲜、瑞典、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新加坡等近千个国内外高校实验室的参观交流。先后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新华网、人民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采访报道。2008年教育部以“注重内涵建设,发挥辐射作用”为题推广经验。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在“人才培养质量特刊”中,以“实现高等教育质的飞跃”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题介绍了我们的典型事例。2012年教育部以“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为题发简报推广经验。